許多人睡覺習慣開燈,但此舉不只讓人減少深沉睡眠時間,更會傷害了人體代謝系統的健康。一項研究發現,讓一群人在明亮的臥室中睡覺,隔天飯後血糖數值偏高,顯示已產生胰島素阻抗,將大增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其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一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主題為「睡眠期間的光照會損害心臟代謝功能」。該研究是讓20名年輕人輪流在漆黑及明亮的臥室中睡覺。照度約是4顆60瓦鎢絲吸頂燈,也就是,比教室的照明暗。
研究人員發現,開燈睡覺使受試者隔日服用葡萄糖後的血糖數值偏高,這代表他們產生了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是指肌肉、脂肪和肝臟中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輕易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血糖高於正常值,但還未達糖尿病判定標準,稱為「糖尿病前期」,若再惡化就會正式進入糖尿病階段。
王思恒表示,明亮環境會使受試者的深層睡眠縮短、睡眠時的心跳升高。研究人員推測,夜間光線造成交感神經活性升高(興奮、緊張狀態),改變了睡眠結構,進而影響身體代謝葡萄糖的能力。民眾可藉由讓臥室黑暗涼爽來提高睡眠品質,除了提振白天精神,更能確保代謝健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