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廈官員想要降低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35戰機的運營成本,最一開始的F-35計畫是國防部決定完全放手,將許多後勤、料件讓出去給工業界去煩惱,結果運營成本還是降不下來。現在國防部想要取回主導權以及F-35的智財權,結果承包商不太肯。現在美軍火大,給出4年的時間來降低F-35的維運成本否則2028年後不會再買了。
據航空媒體aviationweek.com 25日報導,目前承包商們都不是很願意放手,所以美國政府至今都沒能重新接管F-35維運工作。然而F-35聯合計畫辦公室 (JPO)必須在2027年將 F-35 的維運移交給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時間緊迫。
根據2021年國防授權法的條款,如果再無法達到維運F-35機隊的財政目標,那麼自2028後,美國軍方將無法再購買更多的F-35。
美國政府責任署(GAO)在1份約96頁的報告中詳細描述了五角大廈內部對F-35維運成本有多麽困擾。洛克希德馬丁作為主要承包商,多年來一直主張該計劃應轉向長期基於性能的物流合約,以鼓勵工業界投資於效率改進,從而降低整體成本至少10%或更多。然而GAO的審計師表示,國防部官員對於目前的成效並不滿意。
五角大廈認為,希望通過將現在由工業和企業界的一些F-35業務,轉移給政府擁有的修理廠來節省資金,這樣一來國防部就可以親自管理備用零件的供應、指定修理廠的和維護地面支援設備。
GAO的審計師訪問F-35維運基地時,F-35的維修人員表示,需要等待長達60天才能獲得技術數據的訪問權,這些問題多年來一直存在,但五角大廈仍然找不到解決辦法。
在F-35計畫剛開始時,政府選擇不取得F-35技術數據,而是依靠洛克希德來監督整體維運。自2017年以來,五角大廈官員一直努力從洛克希德的中爭取回F-35所需的技術數據,但進展非常有限。
報告指出,由於這些延誤,美國F-35機隊的任務能力率在2021年和2022年下降,抵消了2020年所取得的增長,預計到2036年,F-35機隊的運營成本將比預計的多約60億美元(約新台幣1934億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