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吳舒揚先生為宜蘭市「惠真壇」負責人,亦是知名道士,雖僅有國小學歷,但飽讀詩書,寫詩數十年,創設詩社,其作品獲獎無數。今(15日)立法院長游錫堃至宜蘭人故事館,出席吳舒揚先生追思暨「吟風小築詩文集」發表會,並現場吟唱數首詩作,包含吳舒揚詩作《宜蘭》等,獲得滿堂喝采。
游錫堃今下午出席追思暨發表會,現場有吳舒揚夫人、宜蘭大學副校長陳威戎、仰山詩社社長簡秋水、仰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莊秀梅及企業界、學界等。游說,吳舒揚先生一生活得燦爛與精采,對社會與文化均有重大貢獻,他以歡喜、沒有遺憾的心離開這世界,大家均感念不捨。
游錫堃指出,過去小時候所讀的唐詩、宋詞,古人是以吟唱的形式來表達、呈現,但台灣早期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除了少數老師會在課堂教導吟唱外,多數學子在學時都不會;其主要原因在於1951年政府推行國語及禁說方言政策,當方言被禁,屬於方言的漢音、台語的白話音、文讀音等同一併被禁掉了。
他坦言,日治時期,漢詩詩社最多有3百餘家,平均1縣市超過10家,宜蘭就有仰山詩社,而吳舒揚先生就曾擔任過社長;但在1951年時卻全部遭禁。1990年游擔任宜蘭縣長時提倡文化立縣,同年6月25日行文至縣內各國中小學,推動方言解放,才讓學校可以暢說方言。
游接著指出,吳舒揚先生任仰山詩社社長時,承先啟後著作許多詩詞,匯聚成《吟風小築詩文集》;過去宜蘭文風鼎盛,1874年沈葆楨來台亦曾說,「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而吳先生著作豐富,取材多與宜蘭人文地景,民族風俗有關,獲獎無數。
游錫堃表示,今早立法院舉辦第三屆蔣渭水漢詩吟唱比賽決賽,全因教育部今年起已將漢詩吟唱融入教育體系,不只師資培訓完成,國中小亦有各類比賽可以報名,未來台灣這塊土地,到處都會有人吟唱漢詩,這就是台灣文化藝術的底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