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局近期已請壽險業者試算2026年後「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新制可能的準備金金額。保險局官員說明,現行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是採固定公式計算出應提存的準備金金額,但2026年起,是交由保險公司的精算人員,以「最佳精算」方法估出要提存的準備金金額,新制與舊制中間就會產生差額。
舉例來說:現在固定的公式是,用責準金計算出法定準備金為100元,但用保價金計算的準備金是102元,依規定取高者,所以某壽險公司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要提列102元,但2026年起改用「最佳精算」來估算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試算後只要提99元,等於中間會有3元的差額。
但因現在市場利率在高檔,在利率往上的情況下,各家壽險現在藉由「最佳精算」試算出的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比現行用固定公式計算的要來的低,等於要提存的金額較少,中間的差額,保險局原要求放在「負債」項下,但壽險業者擔憂,負債增加會導致淨值縮水,屆時不只需要增提準備金,同時還要大量增資,負擔沈重,盼能將差額改放到「權益」項下的「特別盈餘公積」。
在保險局5月預告的準備金辦法修正草案,當中就新增,保險業要在其他負債項下,提存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保險局指出,當市場利率越高,準備金不用提這麼多,就足以支應未來的負債,「但利率不會一直在高檔」,若未來利率往下反轉,壽險業又要增提準備金,因此目的希望在利率較高時,差額部分可儲存起來,以因應未來利率震盪時,可將存下來的的差額拿出來使用,不要因為利率波動,影響到保戶的權益。
對於業者爭取將差額放到「權益」項下,保險局表示,5月準備金辦法預告時,就有講會請各壽險公司試算後,看差額是否很大,會再做修訂,現在是「暫時」放在負債項下,試算後會再修訂準備金辦法,研議差額到底要放在「權益」還是維持在「負債」項下,至於影響數因為還在試算中,目前無法評估,同時也牽涉到各家壽險公司「最佳精算」建立是否完整、精算假設是否正確等問題,還有待研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