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去年8月27日從水情正常的藍燈轉為水情稍緊的綠燈後,市府即啟動各種抗旱應變作為,儘管今年上半年的枯旱程度更超越2021年百年大旱,但時隔1年的今年8月29日終於又重回藍燈。市府水利局今天表示,這段期間市府透過多元管道向工業及民間穩定供水;尤其是回收汙水變淨水,讓每滴水至少使用2次,目前安平及永康再生水廠每日可供應3.8萬噸再生水給南科園區的廠商使用,如此才能順利度過最枯旱的考驗,免於進入紅燈分區供水。
水利局指出,為有效達到水資源永續再利用,市長黃偉哲提出「多找水」策略,以多元管道向工業及民間穩定供水,包括永康及安平再生水供水南科、與中央合作RO機啟用產水、擴大回收水取用、應急載水供應山區農民灌溉等,以滿足台南產業的需求,穩定經濟發展,也感謝市民共同節水抗旱,才能順利度過最枯旱的考驗。
水利局還說,為穩定產業發展,台南市積極推動再生水建設,目前已陸續完成永康、安平再生水廠的興建,加上仁德再生水廠預定2024年完成後,共有3座再生水廠提供高科技廠商作為製程用水。
水利局認為,目前的再生水廠每日可供應3.8萬噸再生水給南科園區廠商使用,預計2024年可擴增到6.3萬噸再生水,後續配合中央政策還將於2026年達到9萬噸再生水;另台積電自建再生水廠每日也可供應2萬噸再生水,未來每日可供應11萬噸再生水,滿足台南產業需求穩定經濟發展,也提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水利局進一步表示,目前台南市汙水下水道接管率約28%,共有安平、官田、仁德、安南、柳營、虎尾寮、永康等7座水資中心,每日可供應1.8萬噸回收水,作為冷卻用水、消防用水及道路灑水等非接觸人體目的使用,目前使用量每日約4500頓。
此外,官田及仁德水資中心也已設置回收水簡易過濾設施,每日可供應約1400噸工業次級用水供工業使用,後續更將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其他水資中心回收水過濾設施設置作業,預計2026年完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