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先前受訪時坦言,認為英特爾過去犯下三大錯誤,包括未成功發展智慧手機晶片業務、取消早期AI取向的繪圖晶片(GPU)研發、未聚焦興建大型晶圓代工廠。對於發展IDM 2.0策略應記取什麼教訓改變作為,基辛格7日接受媒體聯訪時做出回應。

基辛格指出,英特爾過去提出一些眾所皆知、鞏固技術領導地位的前瞻措施,但在他重返英特爾時已不再做這些事。因此,選擇重拾創辦人暨首任執行長葛洛夫(Andy Grove)的「葛洛夫文化」,重新進行過去曾非常擅長的事,作為重塑英特爾文化的一部分。

同時,若想成為優秀的晶圓代工廠,必須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導向,讓客戶的產品得以成功。基辛格坦言,英特爾因長期以業界領導廠商自居,從來都不是客戶服務導向,因此在爭取晶圓代工訂單時,有時可能讓客戶感覺有些傲慢、要求太高。

因此,基辛格認為必須兼具多元性及包容性,除透過「葛洛夫文化」重拾過往重視紀律及技術發展的企業文化,同時結合服務導向的思維,藉此發揮原有優勢、且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協助客戶成功,成為讓客戶真正能依賴的晶圓廠,是他致力推動的發展方向。

基辛格指出,先前他提出IDM 2.0策略、宣示要在4年5節點計畫時,許多人認為要在4年完成需8~10年的節點製程創新「太瘋狂」。如今2年半過去,英特爾已步入正軌、均按藍圖規畫進度推展,並將成功爭取採用Arm架構的客戶代工訂單。

同時,英特爾在實現製程技術推進方面做得不錯,過去2年半只有1次未如期推出產品,其他都如期甚至提前推出。基辛格表示,透過重建核心紀律,英特爾正順利重回讓客戶有信心相信「承諾就能實現」的狀態,目前已有很大進展,也開始爭取到新客戶。

基辛格指出,英特爾在失去領導地位一段時間後,選擇將公司分割為製造部門及設計業務,並提出一系列全新作為,是非常大的策略轉變。隨著連續幾季營運績效達成甚至超越市場預期,也看見金融市場開始對英特爾更有信心。

#英特爾 #基辛格 #客戶 #過去 #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