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龍潭園區三期擴大案因引發居民抗爭,在今年10月中旬公司已發出聲明,表示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路透撰文分析,此情況凸顯台灣晶片產業長期以來面臨「五缺」問題:土地、水、能源、勞動力、人才。
報導指出,台積電在台灣被稱為「護國神山」,去年台灣晶片產業創造4.837兆元的收入,其中近一半來自台積電,而台灣的GDP為22.667兆元。經濟部表示,半導體業僱用32萬7000名員工,間接創造了70萬4000個就業機會。
由於台積電生產全球大部分先進晶片,台灣正在爭先恐後地為該行業尋找土地,並鞏固其作為全球關鍵節點的地位。
環球晶執行長徐秀蘭受訪時說,「台灣有限的土地和有限的能源一直造成很大的壓力」,她透露,除了台積電之外,所有科技公司想要在台灣擴張時,都必須考慮土地以及地區居民是否會支持該行業的發展。
報導提到,因為台灣居民和宗祠團體進行保護土地抗爭,導致台積電先進晶片廠須另外找地,這也凸顯台灣發展半導體業的「五缺」問題:土地、水、能源、勞動力、人才。
尤其在土地問題方面,近年來半導體業快速成長導致工業用地價格飆升,進一步考驗台灣支持晶片製造商的決心和能力。
文章來源:路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