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指出,繼10月上漲3.8%之後,11月CPI只比去年同期漲3.3%,低於路透社彙整的市場普遍預估值3.7%。若按月來計算,甚至下跌0.6%,是2022年11月以來第1次減少,跌幅也創2020年10月迄今最大。
不包括燃料和食品等波動較大的核心CPI,韓國上個月為3%,增幅是自2022年3月以來最小的。韓國財政部表示,歐美核心通膨動輒4%至5%不等,韓國的似乎比較穩定。除非將來有其它來自外部影響,否則韓國物價將趨穩。
上周,韓國央行在今年最後一次政策利率會議上,把當地利率還是放在3.5%不動,暗示較長時間內可能都處於較高利率環境中。多數經濟學者都認為,韓國利率已到頂,預估明年第3季開始實施寬鬆政策,因為通膨既然已降溫,就應該要降息,除非有更好的理由。
在日本東京方面,不包括鮮食,但包括燃料成本的11月核心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3%,不僅比市場預估2.4%要少,更比10月年增2.7%要低不少。在日本政府之下,燃料成本被壓低,食物漲價趨緩,物價又回到去年7月低點。
至於完全剔除鮮食和燃料的核心再核心通膨,10月曾上漲3.8%之後,11月則是年增3.6%。上述數據將是日本央行在19日結束為期兩天的例會時,很值得參考的開會資料。
其中,東京11月服務項目的價格年增3%,漲幅是1994年以來最大,表示幫員工加薪,已讓各公司行號把多出的人力成本給轉嫁出去。最高興的應該是日本央行,因為加薪可望取代由成本增加所造成的通膨。
為了早日回歸正常化,分析師認為,還在持續實施超級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有機會將在明年逐漸取消大規模景氣刺激措施,部分甚至預估,最早將在明年元月就可以看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