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署已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協助農會保險人加速辦理理賠作業,儘速將理賠款撥入農民存款帳戶,以填補營農損失。
農金署表示,水稻收入保險分為「基本型」及「加強型」,「基本型」理賠基準為當期作投保鄉(鎮、市、區)每公頃實際產量相較基準產量減產超過2成,每公頃可獲理賠1.8萬元,112年2期部分地區因受小犬及多個颱風影響,導致水稻收成減產,經核算有35個鄉鎮,1萬3千位農民獲得理賠1.79億元;至於2期作「加強型」保險,當減產超過1成以上即啟動理賠,核算19 個鄉鎮,762位農民獲得理賠1千6百萬元,有效協助農民分散營農風險。
農金署強調,水稻收入保險以鄉(鎮、市、區)區域產量減產程度作為理賠與否依據,無須逐筆個別勘查認定,可減少認定爭議。所採用之產量調查依統計學原理採坪割或全割方式取得,據以估算全縣市及全國稻米產量,調查方法長期穩定,調查數據每期作均對外公開,有其一致性、客觀性及公正性。
農金署進一步表示,「基本型」係由水稻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機制轉換,對於日前農業部已公告部分地區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農民如已領取水稻現金救助之金額,依水稻收入保險辦法規定,將於上開基本型保險理賠中扣除,至於加強型保險則不受影響,仍得領取理賠款。
農金署說明,2023年2期作各縣市產量調查陸續進行中,其他縣市俟產量調查完成公布,即啟動水稻收入保險理賠作業,期使農民能於最短時間獲得理賠款。此外,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日趨嚴重,致災減產態樣多元,為協助農民分散營農風險,積極推動農業保險,目前已開發27種品項、43張保單,呼籲農民朋友踴躍投保,強化災變因應能力,以使營農生活有保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