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大師」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今(4)日上午因病過世,享耆壽90歲。據悉,他日前散步摔倒,送醫後出現急性肺炎,病況急轉直下,不幸病逝。醫師指出,老人跌倒是值得重視的議題,若因跌倒導致髖部骨折,致死率可達50%,然而,其死因並非骨折,而是摔倒後無法正常行走、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因感染而喪命。此外,臨床上有7種人最容易跌倒,包括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視力不良、肌少症、平衡感不好及患有骨質疏鬆症患者,務必要特別小心。
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每6人,就有1人曾經發生跌倒,且每12位長者,就有1人曾因跌倒而就醫。跌倒是造成65歲以上長者受傷住院和急診的最主要原因,其發生率亦隨年齡增加而隨之提高。
談及老人跌倒議題,復健科醫師林頌凱曾指出,罹患高血壓40年,雖身體狀況不佳,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導致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尤其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造成死因往往不是骨折,而是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長期臥床,引發後遺症或因感染而病逝。
台大醫院骨科部教授、主治醫師楊榮森過去也在《健康2.0-名醫觀點》中提到,根據醫學文獻統計上,跌倒造成的髖部骨折,會引起很高的死亡率,男性1年內的死亡率可達22%、女性約為11~13%;萬一跌倒造成腦出血,或是其它傷害,死亡率可能會更高。
楊榮森進一步指出,臨床上有7種人容易跌倒,包含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視力不良、肌少症、平衡感不好、骨質疏鬆症,很有可能在跌倒後發生骨折,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不可不慎。
林頌凱說,由於老人家肌肉力量不足,本來就是跌倒的高風險群,若再加上中風、眼睛不好、失智、行動不便等問題,跌倒的機率就可能大幅增加。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
若發現家中長者不幸跌倒,國健署提供3步驟救援,首先是不要慌張,也不要急著將長者拉起身,否則可能使傷勢加重或有生命危險;其次,檢查長者是否還有意識,以及受傷或出血等狀況;最後,若長者意識不清或大量出血,應盡快叫救護車並緊急送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