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平洋友邦吐瓦魯財政部長潘恩紐(Seve Paeniu)告訴路透社,預計1月26日國會大選後,吐瓦魯會重新檢視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他表示,吐瓦魯選民希望國際社會提供更多財政支持,以應對氣候變遷。
人口僅1萬1200人的吐瓦魯(Tuvalu)將於26日舉行國會大選,吐國沒有任何政黨,選民將在8個區中各選出2名代表。
作為議員候選人的潘恩紐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吐台關係、以及與澳洲的安全、移民協議引發議員關注,「必須在新議會中辯論及重新檢視」。
他說:「對於任何政府來說,台灣―中國議題仍是爭議性議題,尤其是在大選之後,毫無疑問,選後這將再次成為辯論焦點,新政府必須對此採取立場。」
潘恩紐所在的選區只有2名議員候選人,這代表他幾乎篤定進入國會。路透社指出,他也是吐瓦魯自1979年以來與台建立邦交以來,首位暗示可能轉向北京的吐國議員。
潘恩紐說:「這將取決於哪位夥伴國家能響應並支持吐瓦魯的發展優先事項及願望。」
他說,吐瓦魯希望國際社會加強對吐國發展及應對氣候變遷的支持,下屆政府必須解決生活成本上揚的問題,民眾希望公共醫療照護標準大幅度改善。
■與澳洲關係
路透社指出,吐瓦魯與澳洲於2023年11月達成協議,協議涵蓋澳洲提供吐國安全保證,以及讓吐國公民移民至澳洲的簽證途徑,根據協議內容,吐國同意在與其他國家達成安全安排前,先諮詢澳洲的建議。這些安全規劃可以包含港口、通訊、網路及警備。
這份協議被多位吐國議員批評為侵犯主權,希望進行修改,不過潘恩紐對路透社表示,不論大選結果如何,這項協議將持續進行。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昨(23)日表示,澳洲不會介入吐瓦魯外交承認台灣或中國的任何決定。
澳洲提供吐瓦魯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4.7億元)資金,為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資助吐國的一項港口建設計劃提供額外資金。文件也顯示,一家澳洲建設公司隨後取代了一家參與這項建設計畫的中國國有企業。除此之外,澳洲也資助吐瓦魯進行土地開發,協助應對海平面上升。
報導也指出,在中國港灣工程公司協助建設諾魯艾沃港碼頭後,北京透過基礎建設計畫強化中國大陸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也展現在諾魯從台灣轉向承認北京的決定上。
針對潘恩紐的說法,目前在選前看守期間的吐瓦魯總理拿塔諾(Kausea Natano)未回應。
在諾魯15日宣布與台灣斷交之後,台灣在太平洋的友邦僅剩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帛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