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百多年中,我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在其主編的《聯經中國史》總序中,開宗明義說明了在當代重新看中國史的必要。
作為聯經出版公司50周年社慶的重要出版計畫,《聯經中國史》套書歷時5年完成,為第一套由台灣歷史學者撰寫的中國通史,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就指出:「台灣已有40年沒有中國通史的計畫」但長期以來台灣在中國歷史研究領域積累了獨特的詮釋和成果。
王汎森指出,國際間對中國歷史的演變各有自己的研究脈絡,大陸自己有其論述,英語世界在歐洲、美國同樣有其脈絡,日本也有一代代學者不斷推陳出新,提出新的觀點和詮釋。而台灣其實有其特殊性,能將三個大的中國史潮流結合在一起,包括中研院、台大持續的研究,也有些學者在國外留學後帶回不同的角度,台灣其實能夠在這些潮流之外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論述。
《聯經中國史》共9冊,先行出版了《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和《跨國交織下的帝國命運:近代史》,以魏晉南北朝而言,外族首之入主中原並自視正統,因此新的論述也不以傳統漢人為中心來書寫歷史;以遼金元而言,過去也多以漢人視角論述,但此次可看到學者融入了包括俄國等外來史料而呈現新的多元樣貌。
涂豐恩指出,以近代史而言,以往大多數人會覺得都是條約、戰爭而感到無聊,但吳翊君則是從國際的大環境角度來看中國如何面對一個大的改變。又如黃銘崇所著的《上古史》會引用DNA等過去沒有引用過的資料來書寫,也增添易讀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