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來台南賞燈,記得低頭找看看有故事的汙水孔蓋!配合2024台灣燈會、普濟燈會及台南400相關活動,台南市政府今年彩繪新推4款人文特色汙水孔蓋,分布在中西區郡緯街、海安路、成功路及國華街周邊巷弄40處,4款圖案為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民眾穿梭巷弄賞燈,也別忘了低頭發掘在地特色孔蓋,欣賞台南歷史文化軌跡。
市長黃偉哲今天前往普濟殿分享新孔蓋啟用的消息,同時也邀請民眾走進巷內發掘在地特色孔蓋。黃偉哲表示,市府近年來在處理下水道及清淤過程中,兼顧美感跟文化傳承,今年在普濟殿新設4款特色孔蓋,厚實中西區文化底蘊,讓市民及外地的朋友在蛋黃區,透過孔蓋彩繪,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與人文風情。
水利局指出,從2020年起邀集在地文史相關工作者挑選適宜位置試辦特色孔蓋,2021年起分別於普濟殿、永樂市場及蝸牛巷周邊陸續安裝啟用9款特色孔蓋,主題分別為「試經口、本廟邊、下粗糠崎、佛頭港、外觀帝港、看西街教會、保西宮、沙淘宮及葉石濤-宮古座」,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將典故融合於汙水特色孔蓋圖樣中,迄已完成設置13款特色孔蓋,充分將在地人文色彩融入,別具特色及文化意涵。
水利局表示,汙水下水道建設為看不到,但辛苦的重要建設,也是一個城市進步的指標,對於居家環境衛生及河川生態品質提升而言有很大助益,希望民眾配合市府推動汙水下水道建設,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宜居的美麗城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