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5月起,受市民外遊及北上消費、本地消費力外流等影響,零售銷售額以至餐飲收入按年增長均有所放緩。業界人士表示,今年農曆新年更多港人轉到深圳吃「團年飯」(年夜飯),但學者預計,相信目前已接近最差情况,未來兩地價格差距收窄,將對香港消費有一定幫助。
香港《明報》報導指,以香港餐飲行業銷售額來看,去年前4個月增長強勁,但自5月份起增幅明顯放緩,10月份更只有1位數增長;但深圳的餐飲業銷售額自去年8月起有雙位數增長,表現普遍跑贏香港餐飲行業。至於零售銷售額表現,深圳普遍有1位數升幅,香港僅10月及12月有1位數升幅。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日前表示,今年市場較冷淡,預計「團年飯」生意額較去年跌15%。陸港兩地通關後,深圳和廣州的中式餐廳酒樓生意普遍非常理想,今年有更多港人到大陸吃「團年飯」。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在香港與大陸通關之後,兩地不斷融合,北上消費是必然發生的事情,加上大陸近年消費市場有很大進步,包括服務、商場設施等方面,也有不少香港沒有的玩樂活動,以及兩地物價存在差異,部分商品價格是香港的1/3。
麥萃才續稱,陸客在通關後來港消費意欲不高,其於疫情期間已習慣網購,以及出境的消費面對限制等,旅客大多轉以體驗為主,讓香港零售增長放緩。整體而言,香港以中檔次餐廳最受影響,相信核心區、米其林及「網紅」餐廳受到影響不大。
不過,麥萃才認為,隨著北上消費成為新常態,深圳零售及飲食業也慢慢提高價格,隨著兩地的物價不斷收窄,目前已十分接近最差情况。當北上消費帶來的新鮮感減退後,預料香港本地消費表現未來將有所改善。
羅兵咸永道消費市場行業亞太區、大陸及香港區主管合伙人鄭煥然認為,港人對大型超市新鮮感減少後,消費熱潮將會減退,如果人民幣強勢,港人也會減少北上消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