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將會在星期三排放第四輪的處理過的放射性水,這是截至 3 月的財政年度的最後一次排放,東電再次重申,它並不會造成環境的影響。
共同社報導,東京電力表示,即將排放的再處理水,已符合官方與東京電力公司設定放射性標準值,所以對環境影響甚微。與前三輪一樣,用放流管將7,800噸的再處理水流入太平洋,為期17天左右。
儘管遭遇韓國與中國大的外交抗議,但是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堅持,排放再處理水,才有空間進行於核電廠退役的後續工作。福島一號電廠在2011 年的海嘯中被摧毀,反應爐燃料熔化,導致有大量的水接觸到核燃料與反應爐碎片,形成所謂的核汙水。
在隨後的補救工程,這些水被攔阻起來,並經過液體處理系統的過濾,保存在附近的大型水箱裡,過濾系統能夠除去大多數的放射性物質,只有與普通水化學性質一樣的氚水無法分離,所以這些核汙水又被稱為含氚水。
含氚水已用海水稀釋至日本安全標準濃度的 40 分之1,然後通過距離發電廠 1 公里的放流管排放到外海,也就是太平洋。
據東京電力公司稱,在前三次排放後,附近海域並未檢測到氚含量異常。
為了加快排放效率,從第4批開始,排放前不會再一次測量氚含量,而是在排放時抽取稀釋水樣本,每天測量一次氚濃度,第二天公佈。
據東京電力稱,預計 2023 財年,總計 31,200 噸再處理水放流出去,氚的排放量為 5 兆貝克勒,不到年度上限 22 兆貝克勒的四分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