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去年修訂《反間諜法》後,又修訂通過了《保守國家秘密法》。新修訂法案中寬泛、模糊的表述引發一些外國投資者的擔憂,自己是否會因正常的商業行為而受到懲罰,給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婁勤儉今天(4日)在會前記者會回應,中方反對通過曲解《反間諜法》抹黑破壞中國營商環境的行徑,開放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打開。
今天(3月4日)中午12時,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由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去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有外媒報導,這次修法擴大了間諜行為的範疇,會導致外國人和外國公司來中國面臨更大的風險」,婁勤儉強調,「這是對《反間諜法》的錯誤解讀。」
婁勤儉表示,大家可以仔細讀一下條文,新修訂的《反間諜法》並沒有擴大間諜行為的範圍,而是在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合理借鑒各國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間諜行為的定義,明確了非法行為和合法行為的界限,增強了外國企業和外國人在華投資、工作、生活的確定性和安全感,不針對商業往來、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正常活動。中方反對通過曲解《反間諜法》抹黑破壞中國營商環境的行徑。
婁勤儉指出,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制定和修改了多部涉外法律,並在本屆立法規劃中安排了多個涉外法律項目,為保護在華外國人和境外企業、組織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婁勤儉重申,中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發展對外關係、促進友好交往,歡迎並吸引外國人和境外企業、組織赴華商貿投資、交流合作。對這一點,中國的態度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
婁勤儉強調,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中國將堅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擴大開放中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