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縱管青梅產季已到,但因天氣變化大、降雨量不足,造成花蓮富里鄉梅樹結果率不佳,花蓮縣政府邀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東區分署組勘災小組至現地勘查,將以最快速度,爭取公告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每年3月下旬至4月間為東部青梅盛產期,而梅園多位於花東縱谷兩側山脈一帶,其中花蓮最南端的富里鄉是全縣主要梅子產區,種植面積6、70公頃,幾乎都是通過有機驗證的優質梅。
但受到氣候異常,近日富里鄉公所及農友反映,部分梅樹有結果量不佳的情況,花蓮縣政府5日邀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東區分署下鄉勘災,發現梅果結果率不佳,希望近日下春雨,能對梅子成長有幫助,會持續關注產地狀況。
縣府表示,經勘災小組現場勘查,因富里鄉受1至2月份降雨量不足影響,導致部分梅樹結果率不佳,評估被害面積25公頃、損害程度30%,已達現金救助啟動標準。農業處將儘速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提報農業部爭取公告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以降低農友損失。
花蓮縣長徐榛蔚提醒,農友如有發現農作受天然災害影響生長異常,請務必主動向當地公所通報,以加快確認受災情形;另請基層公所對於天然災害之受災田區,應動員人力進行勘查及拍照取證工作,以協助受災農友儘早復耕、復建,與維護申請天然災害救助權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