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審議會21名委員13日已經公布,並規劃在15日召開首次會議,環境部表示,首次會議將說明審議會相關運作規定以及碳費徵收相關子法的規劃,環境部部長薛富盛今天受訪時表示,首次會議主要是說明國內外情勢、讓委員知悉肩負責任等,大概不會涉入碳費決定,預計在本月底召開第2次會議才會進入實質面的討論;外界質疑2.5萬噸免徵額額,他備詢時說,將由審議會決定。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4日邀請環境部業務報告。
外界也關注由於4月將調整電價、3月又公布碳費恐釀另一波通貨膨脹,薛富盛表示,希望委員能夠在費率審議會溝通,也不能只站在環境推動考量,並衡量台灣及國際接軌情況,如原本2023年10月份進口至歐盟6大類產品應申報碳足跡,但至今僅有約10%產品申報,意謂新政策需要時間去醞釀,都將提供給委員參考,至於業界顧慮的也希望委員納入考量。
相較於環評審議機制公開透明,碳費審議會並未有直播、媒體採訪等,薛富盛說,任何的審查的會議會據不同的性質公開,如果是專業性的會議開放給民眾恐怕會讓過程複雜化,但任何決議會對社會大眾公布,並歡迎社會各界提供意見。
立委林月琴關心碳費審議情況,並批評依收費辦法規劃方向竟然2.5萬噸免徵額,減碳是在打假球?薛富盛說,原本是希望與所得稅相同提供額度,後來考量各界聲音,因此決定要由碳費審議會決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