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法人出具指出,美國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延續庫存年增幅減速,而營收年增幅轉至加速,港口進口貨櫃量亦已轉至年增,反映進口需求不再惡化。
另外,巴拿馬運河乾旱已久,加上葉門胡塞武裝衝突造成紅海危機,推動航商繞行好望角,讓全球貨櫃航運產業供過於求暫時緩解,一舉推升運價表現,今年第1季來SCFI美西線、美東線、歐洲線、亞洲線運價指數分別季增127%、129%、164%、52%。
運價的反彈也陸續反映在航商的營收,長榮(2603)前2月營收585.21億元,陽明(2609)前2月營收282.54億元,年增17.6%,萬海(2615)前2月營收181.17億元,年增7.8%。不過,2月上旬隨船隻繞行成為常態、船隻返回亞洲、提前訂倉需求消化、巴拿馬運河通行數量將自3月下旬起恢復,上周公布SCFI運價指數已經連續五周收跌,另外,美國線年度合約談判,運價僅反映繞行好望角成本,反映產業供過於求結構延續。
物流業者認為,3月原本就反應市場淡月需求,但接下來,大陸、歐、美景氣榮枯,貨量是否增量帶動供需轉變,是下半年航商能否再次面臨虧損壓力的主要因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