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岸大港巴爾的摩跨港大橋凱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在當地時間26日凌晨遭一艘失去動力的貨櫃輪「Dali號」撞擊橋墩,橋面斷成多截落入河中,有如摧枯拉朽。美國《華爾街日報》26日報導,調查人員懷疑,貨輪啟航不到半小時就失去動力撞橋墩,原因之一可能是燃油汙染,調查單位將把這一點列入調查範圍。這起事故恐需長期調查方能全面查明真相。

美國福斯新聞網、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27日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Dali號」26日凌晨1時許自巴爾的摩港啟航,1時24分船上燈光閃爍,1時26分「Dali號」發出求救訊號、警方緊急攔阻車流上橋;1時28分「Dali號」以時速9哩的速度撞上橋墩,橋梁在幾秒之內變形斷裂落入帕塔普斯科河(Patapsco River),好些車輛落水,8名修路工人落水後僅2人獲救、其餘6人仍未尋獲恐已罹難。凌晨1時35分,巴爾的摩市警消救難人員獲報趕往現場處置。

根據美國海岸防衛隊簡報內容,撞橋意外發生前,「Dali號」船上一名引水人(領港員)與助手通報船上電力出了問題、失去動力。貨輪一名人員表示:「這艘船熄火了,沒有轉向動力,電子儀器失靈。其中一架引擎發出怪聲之後就停擺了。輪機房裡都是燃油味,一片漆黑。」這名人員還說,當下連拋錨讓輪船停止漂流的時間也不夠。

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櫃輪Dali號26日凌晨離開巴爾的摩港不到1小時就撞上跨港大橋橋墩。

船隻在海上停電雖有前例,但很少見,長年以來一直是船隻航行的重大風險之一,屬於極度危險狀況。造船工程師帕古拉托斯(Fotis Pagoulatos)表示,船舶停電可能原因之一是燃油遭到汙染,這會導致船上的主發電機發生問題,倘若船上完全停電恐令船隻失去推進動力,這時可趕緊啟動小型發電機支應,但小型發電機仍不足以支撐主發電機的整體功能,主發電機需要一些時間方可重新啟動。

#巴爾的摩 #撞橋 #貨輪 #停電 #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