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死者身上被檢出米酵菌酸,引發專家對唐蒼蒲伯克氏菌入侵植物生態的擔憂,呼籲政府前往溯源,亦有專家呼籲研議對食品進行常規檢驗。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專案小組會先完成檢驗,待工作告一段落,就會召開跨部會會議,研議進行土壤採樣,了解唐蒼蒲伯克氏菌在自然界的存在情況;至於食品常規檢驗,執行面上有一定難度,需要研究看看有沒有快篩、要針對什麼食物等。
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指出,米酵菌酸是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而唐蒼蒲伯克氏菌是適應植物的菌,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但若給它機會,就會進入植物生態,在台灣的土壤生長,必須快速溯源,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王必勝表示,唐蒼蒲伯克氏菌存在於自然界,只是一些地方多,一些地方少。台灣是不是過去都沒有?很難說,但要說入侵,也很難說。因此,要做土壤採樣,調查在自然界的存在情況,才會有證據。
近期專案小組將先做好手上的檢驗工作,了解中毒案是否只侷限在「寶林茶室」一家餐廳,以及是否都集中在特定的時間點,這會需要幾天的時間。待檢驗工作告一段落後,就會召開跨部會會議,研議土壤採樣。
王必勝說,食物中毒案影響廣泛,民眾對玉米、椰子、米製品等都很擔心。完整檢驗結果出來後,才能知道如何預防,訂出食品相關的指引,避開容易產生作用的溫度、pH值等。
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認為,未來或許要將米酵菌酸列為常規檢驗項目,研議訂定檢驗標準。對此,王必勝回應,這也需要先把檢驗做完,再一併討論。常規檢驗在執行面上有難度,須了解要推廣到什麼食物、有沒有快篩可檢驗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