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以及公司為避免捲入中國同業價格戰,減少中國客戶出貨,使得4月份營收減少3成,但同時由於2024年4月起只接受高附加價值客戶訂單,因此削減低毛利材料訂單,以避免被中國價格戰捲入,減少虧損效果已開始顯現。
對完成授權的歐美澳三家電池材料公司,其中ICL與FREYR已經通過當地政府環評,開始設廠。AVE則正靜待美國能源部批准補助建廠。公司持續推動技轉授權部署歐美市場發展的政策,效果已逐漸發酵。
磷酸系鋰電材料與鋰智財服務商立凱-KY(5227)周三公告2024年4月合併營收,單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0.64億元,創下10個月新高,月增151.64%、年減30.76%;立凱前4月營收1.78億元,年減51.03%。公司持續推動技轉授權部署歐美市場發展的政策,效果已逐漸發酵;公司削減低毛利材料訂單,減少虧損效果也已開始顯現。
原物料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以及公司為避免捲入中國同業價格戰,減少中國客戶出貨,使得4月份營收減少3成,但同時由於2024年4月起只接受高附加價值客戶訂單,因此削減低毛利材料訂單,以避免被中國價格戰捲入,減少虧損效果已開始顯現。
對完成授權的歐美澳三家電池材料公司,其中ICL與FREYR已經通過當地政府環評,開始設廠。AVE則正靜待美國能源部批准補助建廠。公司持續推動技轉授權部署歐美市場發展的政策,效果已逐漸發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