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0周年,屏東縣政府將於5月22日事件紀念日,同步揭開「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與啟用旅遊資訊站,以多元隆重的方式紀念排灣族先人據天險奮勇守護家園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牡丹社事件發生地、深度了解屏東歷史與文化。
屏東縣政府14日也公布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紀念活動主視覺,縣府表示,主視覺以「PEACE/和平」及「Marasudj/團結合作」為核心,元素皆取材自排灣族圖騰、石門天險地形地貌及族語,邀請縣長周春米、牡丹耆老、孩童,在石門古戰場、車城鄉射寮海灘等場景,用影像對未來,許下一個心願,願天地無烽火,願永世皆太平。
縣府表示,屏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在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設立「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這裡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去年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為史蹟,彰顯其歷史價值與意義。
縣府表示,今年適逢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紀念,縣府結合牡丹鄉公所自5月起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除了22日當天揭碑儀式,教育處6月29日在屏菸原民館辦理「繪本暨特色教學成果展」,還有6至8月辦理健走及傳統競技活動、7月風域祭、11月至12月國際交流講座、150週年紀念典禮;牡丹鄉公所也推出高士野牡丹花季遙望八瑤灣藝文饗宴、小旅行及在地劇團展演。
縣府也在牡丹社紀念公園旁打造「牡丹遊客中心」,將於今年度開幕,開幕後串連縣道199號,結合生態環境、原民文化、產業及培訓在地人導覽解說,營造具特色的地方創生觀光旅遊風潮,讓遊客藉由文化觀光,感念先人捍衛家園的決心,體會和平共存、團結合作的真義。
牡丹社事件是在1871年,琉球宮古島朝貢船回航時遇颱風漂至八瑤灣,因語言與文化不通,54名船員遭殺害,1874年日本以懲兇名義出兵攻打南台灣原住民各部落,牡丹社及高士佛社族人在石門古戰場抵禦日軍入侵,因武器和兵力懸殊不敵,史稱「牡丹社事件」,此事件促使清廷在恆春建城布防,是涉及台灣原住民族、琉球、中國及日本多方的國際事件,也是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