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中國大陸與北韓「高速滑翔體」彈道飛彈(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Projectile,HVGP)的威脅,美國飛彈防禦局(MDA)與日本防衛省在 5 月 15 日正式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兩國將共同開發相應的高超音速飛彈防禦能力,計畫名則稱為「滑翔相位攔截」(Glide Phase Intercept,GPI)。
防衛新聞(Defense News)報導,在日本加入之前, MDA就向雷神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徵求GPI的設計方案,這2個廠商均於 2022 年 6 月贏得合約。
之後,美國希望日本能夠加入研發,2023年8月,日美首腦會談期間,兩國政府宣布開始製定GPI合作開發協議,談判了一年多,雙方同意均有防衛的需要。
日美獲得共識,GPI攔截器可以安裝在配備神盾防禦系統的驅逐艦(簡稱「神盾艦」)上,該武器將從標準垂直發射系統中發射,並與「基線9」(Baseline 9)神盾武器系統聯合,可偵測、追蹤、控制和打擊高超音速威脅。
高超音速武器分成很多種,其中裝在彈道飛彈裡的高超音速滑翔體,被視為最有挑戰性的目標,因為飛彈的飛行速度可以超過音速的5倍,而滑翔體在返回時,可以在大氣層高層進行機動,因此很難預測軌跡。
美國聲明指出,GPI合作開發計畫,屬於美日雙邊研究、開發、測試和評估諒解備忘錄的範圍。
至於日本擔任哪一部分的工作?美國聲明稱: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日本將「主導 GPI 火箭發動機和推進系統的開發」。
MDA的聲明則稱,美國負責尋標與追蹤的部分。
日本防衛省在自己的新聞稿中表示:「近年來,在日本週邊地區國家的高超音速武器技術,出現顯著改進,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都顯著增強。成為明顯的威脅。日本有必要增進對這些飛彈的攔截能力,這是一個急迫的國防問題。」
前陣子,北韓聲稱「火星16B」彈道飛彈試射成功,並且公開了它的外型,火星16B有一個飛鏢狀的上級段,據信那就是高超音速滑翔體彈頭。至於中國大陸,東風17與東風26彈道飛彈,也有高超音速滑翔體的特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