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攀升,不僅帶動外銷訂單、產業用電,人才缺口也成了科技業、製造業備受挑戰的議題;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22日於立院經委會上提出三解方,包括培育高教人才、產學共育、延攬外國人才三方面著手,由於人才稀缺且缺口大,高仙桂表示,不論人才從哪方面來,國發會的態度都是「愈多愈好」。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審議「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立委洪孟楷表示,總統賴清德上任提倡「行動創新AI內閣」,在AI時代趨勢下,AI產業化、產業AI化,但根據統計,AI產業運用下三大產業的人才缺口高達2.5萬人,人才培育與外國人才延攬成當務之急。

高仙桂強調,台灣培育AI人才絕對不是口號,高教培育列為最優先的政策,不僅招生名額增加,相關科系也逐年開設,其次,產學共育上也開設了半導體學院,第三,擴大外國專業人才及其眷屬的服務量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國發會提供協助,也希望吸引高階人才來台工作。

不僅AI、半導體缺才,製造業、服務業也都面臨缺工議題;高仙桂表示, 2030年延攬40萬外國勞動力目標不變,除了特定專業人才(含就業金卡)外,會擴大僑外生留台工作的條件,如學系招生與人才缺口結合、增加留台誘因等,而中階或一般技術人才也會挹注我國產業的勞動力缺口。

#AI #人才缺口 #國發會 #高仙桂 #延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