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敬群說,「住都中心走到哪裡、國家就走到哪裡」,住都中心在執行國家住宅政策的第一線,未來將是內政部的「最強外掛」,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龐大社宅興建工作量,住都中心從工程管理財務規劃到社區運作住戶管理,都要展現效率、不能亂了手腳。
面對2032年總統賴清德的百萬社宅目標,花敬群強調,長期財務系統穩健是重要工作,要在短時間內要做到史上最大規模的社宅興建工程,是中華民國從來沒有人有過的經驗,會陸續赴新加坡、韓國取經,借鏡成功作法,建立自有一套社宅工程及社區營運管理系統
在社宅興建資金面,住都中心在兩年前與台銀簽下4,119億元史上最大的聯貸案,目前已撥款近300億元,花敬群說明,住都中心依工程進度付款給營造廠商,每案進度不一,目前有逾4萬戶興建中、逾3萬戶待開工,預期明年開始會大量動撥;後續也將發行永續債讓住都中心的財務調度更穩健,初估至少需1兆元融資資金,花敬群表示,目前仍在盤點,利率將比照公債利率。
國家住都中心自2018年8月成立以來,已簽約12件公辦都更案,預計到今年底會再釋7案招商。針對外界喊話提高容積獎勵加速都更以及危老,花敬群強調,容積獎勵不是重點,最重要是信任和審查效率,他也表示,台灣都更若要真的能夠往下走、滿足更多的需求,還有許多需要突破、創新的做法,而不是現在這樣邏輯就可以了,也不是法令制度修改就可以。
從任期最長內政部政務次長一職卸下,花敬群坦言,「董事長」對他而言是相當陌生的3個字,但會想辦法把住都中心的招牌擦亮。他並提到,國家好不容易有機會要在十幾年時間內大量興建社宅,不應只是把房子蓋完,應把握契機,搭配國家發展的項目建立產業體系,包括導入BIM智慧建築、採用預鑄工法減碳及建置地震偵測防災等,同時也要提升物業管理公司的發展。
對於當前房市看法,他認為,社宅與房價並無直接關聯性,並非社宅概多了房價就會得到控制,除非特定區域社宅佔比相當高;花敬群說,房市有起有落、終究有循環,而廣建社宅是「固本」工作,不論外在房價如何,政府透過社宅、包租代管提供年輕人和弱勢家庭一個保護系統,擴大租金補貼也讓民眾在外租屋有所依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