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家長協會促進「禮義廉恥」重返校園,至今已在高市送出80多方匾額。台南市281所國中小學,目前只有36所學校有懸掛「禮義廉恥」牌匾,比率僅1成多,台南市長黃偉哲12日雖簽署掛回「禮義廉恥」等更多美德的承諾書,但也強調掛牌匾只是形式,重點是要加強學生的品德陶冶及品德養成。
台南市議員王家貞今天市政總質詢時,先問「禮義廉恥」有什麼不好?為何校園要將它拿掉?黃偉哲回應說,他並沒有下令校園拿掉「禮義廉恥」,但也尊重學校的做法。
王家貞認為,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斷絕台灣人美好幾千年的DNA,像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價值,媽祖教我們愛、關帝爺教我們義、屈原教我們忠等價值,這些都不是西方的,是中華文化的價值,難道這些都不對嗎?學校揣摩民進黨不要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價值,因為這是中華文化,所以就自行拿掉了。
王家貞又指出,「現在台灣人不被允許說我是中國人」,如果說是中國人,可能在網路上就是一片霸凌;但西方帶給台灣鄉親無限上綱的民主法治人權,可以讓台灣人未來過得更美好嗎?在這些大教條下台灣人有愈來愈好嗎?民進黨為何要拿走台灣人的DNA?
王家貞還拿出「掛回禮義廉恥牌匾」的承諾書,要求黃偉哲簽署;黃偉哲則在承諾書加上「及美德的題示」後簽名。
不過,黃偉哲表示,校園是培學生美德的教育場域,牌匾懸掛只是形式,基本上學校是教育場所,高度重視學生道德的培養,市府要求學校,包括校長、老師,應該著力於學生的品德陶冶,也就是學生的品德養成。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也說,品格力是成就學生未來的軟實力,品德教育的目標強調生活實踐,除了掛牌匾、揭示校訓之外,更鼓勵校園落實推動實踐性的品德,以容易理解的語言表達更為重要。
教育局還認為,台南市從2020年起即推動「品德教育領航計畫」,利用教師增能、品德教育融入班級經營、閱讀品德、創意圖卡設計等方案,鼓勵學校運用創意發展具校本特色的品德教育活動,近4年已累積17校獲得教育部品德特色學校的肯定,顯見學校用心扎根品德教育的努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