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號稱「航母殺手」的中共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一直是美國航母最大的威脅,經過多年研究,美軍終於以陸軍戰術彈道導彈(ATACMS)為基礎,開發出新型精準打擊導彈(PrSM),並在今年測試中成功地發射2枚精準打擊導彈擊中萬噸級移動靶船,引發國防界高度關注。至於新開發的精準打擊反艦彈道導彈性能是否能平衡中共引以為傲的東風-21D等系列反艦彈道導彈,雖然還難有定論,但是對兩個擁有最多航空母艦的大國來說,這一型武器的實戰效果將決定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對比,並對台海衝突走向造成深遠影響。
近幾年來中國陸續推出各種先進導彈,尤其是東風系列導彈讓不少美國軍專家陷入焦慮。而最早引起這種焦慮的則是美國國防學術界注意到的東風-21D,當年一座位於沙漠中的美國航母等比圖形上有個導彈轟炸的痕跡,明顯地展示中共正開發能直接攻擊航母的彈道導彈,這張圖片從未經中共官方正式承認,但官方媒體趁勢鼓噪,引發美國國防界高度焦慮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此後,隨著更多訊息的透露,美國軍方與部份學術界首先質疑彈道導彈打擊移動目標的效能,經過數年的研究與爭執,反艦彈道導彈的效能仍受到不少懷疑,直到2019年中在南海的一次反艦彈道導彈試射被美方偵測到,可能是東風-21D、東風-16或東風-26其中之一的反艦彈道導彈成功擊中移動目標,美軍終於認真地對待中共火箭軍所具備的優勢,並將整個印太戰略進行大翻修,以應對中共反艦彈道導彈對美軍及其亞太盟邦的威脅。
美軍也隨即訂新的戰略並加速研究相關技術,或許是冷戰結束後的美國軍事工業怠惰以久,幾項開發案數年下來成果非常有限。連近2年多次在中共演習中亮相的高超音速導彈,也讓美國這頭剛被吵醒的獅子一下子摸不著頭腦。不過美國畢竟經濟與軍事的家底雄厚,中共超前的導彈技術與緊繃的兩國關係激發了美國的危機感,經過數年跌跌撞撞後終於追趕上來。
美方最早的開發成果是升級彈道導彈的攔截技術,例如在標準-2型與標準-3型基礎上開發能力更強的標準-6型反彈道導彈,做為防禦中共反艦彈道導彈的應對之策。一直到最近,才以陸軍短程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為基礎,開發出美國版的反艦彈道導彈──精準打擊導彈(PrSM),並將其射程由5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最近極受矚目的是6月17日「勇敢之盾-2024」演習中,在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靶場上,用自主多域發射器(AML)發射PrSM導彈,成功地擊沉移動中的退役船塢登陸艦克利夫蘭號(USS Cleveland, CL-55)。這是PrSM首次擊中海上移動目標,也讓美國成為繼中國之後成功開發反艦彈道導彈的國家。
據美國軍事媒體指出,按照計畫,美軍將在2026年到2027年間生產120枚具備早期作戰能力的新版PrSM,屆時美國陸軍將獲得其成立以來裝備的首款反艦彈道導彈。與此同時,PrSM導彈完成測試後還將持續開發一系列的反艦彈道導彈,最初的版本主要用來打擊陸上、海上的固定目標,新的版本則增加了反艦和反輻射能力,換裝新一代半穿甲戰鬥部,以避免干擾、擴大任務範圍及提高射程,讓它成為美軍在太平洋執行分佈式殺傷鏈部署的重要環節。
而PrSM將來會部署於第1島鏈與第2島鏈之間,以目前的規劃來看,PrSM體型較東風-21D或東風-26更小,雖然殺傷力較弱,但採用機動力極強的自主多域發射器,量輕且能靈活部署,符合分佈式殺傷的策略,難以全數攔截或防衛。而為了提升作戰能力,美軍還在這次演習中測試了配備電磁頻譜感測器和無線電網路設備的高空氣球與無人機,作為情報、偵察、監視與通信中繼平台。
至於未來中美兩國軍事對抗當中的導彈作戰,中美間面臨比較大的差異是作戰觀念。傳統上中國重攻擊而輕防禦,美國則是相反,一旦進入導彈與反導彈作戰情境中,雙方既已逐漸拉平了反艦導彈能力,接下來就得評量哪一方的防衛力量─即反導彈能力─較強。長期以來反導能力一直是美軍的強項,中國目前的反導能力必須加速提升,才能在與美國的導彈較量中立於不敗之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