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肝膽腸胃科名醫因看診認真,每次肚子餓時就吃花生裹腹,結果出現右上腹不適,進一步照超音波才發現,肝腫瘤已破裂出血。探究罹病原因,除了他本身有B型肝炎外,所食用的花生拆封後也未放置於冰箱冷藏保存,導致產生黃麴毒素,從而誘發肝癌。
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先前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他的恩師是名肝膽腸胃科醫師,因看診認真,常常沒時間吃飯,肚子餓時就吃花生解饞,未料在54歲那年突驚覺右上腹不適,超音波一照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腫瘤,且還破裂出血,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癌。
蕭敦仁接著說,探究老師的罹病原因,除了他本身患有B型肝炎卻疏於檢查外,又因常吃花生攝取過多的黃麴毒素,使其有2種肝病因子累加起來,才會導致肝臟容易長腫瘤。
蕭敦仁也藉此提醒,花生放置於12度以上的環境,就易產生黃麴毒素,因此若拆封後未吃完,務必要放進冰箱冷藏。此外,不只放太久的花生要注意,包括脂肪肝、愛亂吃藥、喜歡吃生食等,也都是傷肝行為,應盡量避免。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曾撰文解釋,黃麴毒素是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與肝癌、腎臟癌、胃癌有關;尤其是肝癌,遭污染的花生粉或花生醬、豆腐乳、臭豆腐、玉米,甚至咖啡粉等食品,都可能含有黃麴毒素。因此他建議,要吃帶殼的新鮮花生,就能減少黃麴毒素污染的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