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合作,研發的「5G共感穿戴裝置」,打破聽覺限制,讓音樂的力量觸動更多族群,今年首度與國家兩廳院合作設計課程,將音樂的節奏與情感轉化成視覺、觸覺等訊號,讓聽障學生得以全新方式體驗音樂的魅力。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台灣約有10萬人以上的聽障族群,工研院秉持科技為善理念,一直努力以智慧科技為民眾創造幸福新生活,協助聽障族群也能同樣享受音樂。

工研院開發「5G共感穿戴裝置」,利用5G廣連結、低延遲特性,將音樂轉換成震動和光點,透過不同頻率、不同部位的震動及燈光效果的變化,讓聽障者也能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和情感,使聲響與體感相互匹配,體驗現場表演的「共時感」與「一體感」。

國家兩廳院「廳院學計畫」今年邁入第5年,首度邀請台北市立啟聰學校11位學生參與,透過視覺、觸覺、手語及科技工具等方式,在一系列6堂課程及音樂體驗分享會中,打破音樂的感知界限。

國家兩廳院公共溝通部經理王統生表示,工研院開發的「5G共感穿戴裝置」,讓音樂透過科技以更多元的形式被體驗,在分享會看到及聽到參與的學生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音樂及他們的生命故事,這就是兩廳院所期望打造不讓任何人被排除在外的共融劇場。

鄭仁傑指出,這項創新技術改變聽障族群體驗音樂和表演的方式,也為台灣創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文化環境,未來工研院將持續透過科技的力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藝術的魅力。

#工研院 #5G共感穿戴裝置 #兩廳院 #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