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宣布,將自2026年起在德國部署長程飛彈;俄羅斯總統蒲亭28日對此表示,若美國不改變計畫,俄國將不排除重啟生產可搭載核武的中程飛彈,此舉恐升高俄國對歐洲的核武威脅,進一步加劇區域緊張局勢。
恐加劇區域緊張局勢
英國《衛報》29日報導,蒲亭在俄國「海軍節」於聖彼得堡舉行的海上閱兵儀式上稱,美國將在德國部署具有核武搭載能力的長程飛彈,因此俄國也不排除重新生產可搭載核武、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飛彈作為因應。他還表示,目前已有多款類似飛彈系統正在最終研發階段,宣稱所有歐洲國家都在射程範圍內。
美國與德國日前宣布,為因應俄國日增的安全威脅,自2026年起在德部署「標準6型」(SM-6)飛彈、「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以及研發中的極音速武器,不過並未證實將為這些飛彈配備核彈頭;但卻因此讓俄國有藉口宣稱美方飛彈有核武搭載能力。蒲亭還將此情況,與美國在冷戰時期於西歐部署陸基「戰斧」巡弋飛彈,以及「潘興2型」中程彈道飛彈相比擬,且刻意以美國近期在丹麥和菲律賓部署「提豐」(Typhon)陸基機動飛彈系統演訓為例,企圖為俄國準備重啟中程飛彈生產線製造合理藉口。
美國與俄國2019年宣布退出1987年簽署的《中程飛彈條約》後,俄國曾聲稱,若美國不在海外部署飛彈,俄國將不會重啟飛彈生產,但鑒於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導致歐洲安全局勢驟變,美國遂決定部署長程飛彈,展現協防北約與歐洲的承諾,也讓俄國因此決定採取相應措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