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能夠提升專注力,並幫助保持身心健康,因此每天抽出時間活動筋骨相當重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日應進行至少6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且父母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科技的發達以及繁重的學業壓力,孩子們通常會將大把時間投注在3C產品及補習等事上,長期久坐反而無意間忽略了運動。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近期發布的《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及家長支持調查》顯示,台灣11-13歲的學童竟有高達7成以上運動量未達WHO建議之標準。

若長期處於運動量不足的情況下,首當其衝可能造成肥胖!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7至12歲、13至15歲及16至18歲兒童及青少年之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6.7%、30.6%及28.9%;且13歲以上青少年的高血壓前期與高血壓的比例超過3成,結果令人憂心。

其實,運動是抒壓的重要管道,頻率過少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此外,父母有無運動習慣,與孩子的運動狀況息息相關。根據調查,會運動的父母其孩子課餘運動量達5小時的占34.9%,相較於不運動父母的孩子運動量多25.3%,證明父母的影響才是關鍵。

因此,兒盟呼籲政府、學校和家長,應共同攜手改善兒少運動的環境及頻率,以提升身心健康。除了做好完善的時間規劃,每日保持規律的運動頻率外,切記運動前充分熱身,適當地舒展肌肉能有效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並在結束後確實伸展、按摩,減少乳酸堆積。

#運動 #健康 #父母 #兒少運動 #兒福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