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北港鎮「北港工藝坊」因年久失修去年3月休館,經整修8日重新啟用並舉辦「工藝復興展」,未來將活用之前閒置的2樓空間,打造互動式展場。(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北港工藝坊」因年久失修去年3月休館,經整修8日重新啟用並舉辦「工藝復興展」,未來將活用之前閒置的2樓空間,打造互動式展場。(張朝欣攝)

雲林縣北港鎮「北港工藝坊」已有60年歷史,保有罕見的甕牆,因年久失修屋頂漏水、空間動線不佳,去年3月休館,經縣府招標整修,8日重新啟用舉辦「工藝復興展」,展出30位工藝師作品,未來將活用之前閒置的2樓空間,作為互動式工藝教室、藝師工作室,打造充滿古早味的互動式藝文展場。

北港工藝坊興建於1964年,為當年大商行「謙源號」所有,位於宗教勝地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附近,記錄早年朝天宮商圈的興盛,「謙源號」因時空變遷停業,曾作為稅務單位宿舍,後閒置荒廢20餘年,經雲林縣政府整修活化,2013年12月正式開館,成為最受地方工藝師歡迎的展演場域。

縣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工藝坊因年久失修,屋頂漏水、參觀動線不佳、2樓空間未充分利用,經規畫設計後進行招標,整修經費約250萬元,由於金額不高加上近年來營建成本增加,廠商無接手意願多次流標,最後終於在去年標出,8日重新啟用,由負責營運的「雲林縣傳統工藝協會」舉辦「工藝復興展」暖身。

陳璧君說,工藝坊重新啟用後,保留戶外空間,可作為輕食區,讓民眾欣賞展覽時享用北港美食;重新規畫室內動線,打掉多餘牆面,讓參觀路線更順暢;2樓設置互動式工藝教室、藝師工作室,民眾可在此DIY與工藝師互動,傳承在地文化。

工藝協會總幹事蔡享潤指出,工藝坊除本身建物極具特色,周邊的共和街、安和街等老街巷弄保留早年「暗街仔」舊貌,充滿思古幽情,因此在周邊展開老街再造計畫,每年配合北港燈會規畫「老街巷弄燈區」,已成為全台遊客春節至元宵來朝天宮參拜後的必遊景點。

#雲林 #北港工藝坊 #整修啟用 #甕牆 #互動式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