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之音報導,在中印邊境持續緊張之際,印度推出輕型戰車「佐拉瓦」(Zorawar),這是其國防戰略的重大進展。這款專為高海拔作戰而設計的新坦克,代表印度軍事實力的大大提升,尤其是在邊界拉達克(Ladakh)地區的崎嶇地形中。

與中國的對峙持續影響印度的戰略重點,「佐拉瓦」的部署正值印度加強防禦能力的關鍵時刻。在當今快速變化的軍事技術格局中,輕型坦克必不可少,尤其是在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地形時。這些坦克的重量只有中型坦克的一半,具有出色的推重比(power-to-weight ratio),能夠在苛刻的環境中快速部署和靈活機動。

報導引述印度資深軍事領袖、前陸軍指揮官、退役中將帕納格(HS Panag)分析:「輕型坦克利用其機動性在平原/沙漠中進行偵察,以及執行中型戰車不適合執行的任務,例如利用空運或空降來進行兩棲作戰,在河流、沿海、山區或高海拔地形展開行動,以及在建築物密集區參與反叛亂行動。」

部署包括坦克在內的機械化部隊,一直是印度戰略中的關鍵要素,以對抗中國在拉達克高海拔地區的推進。

報導稱,自2013年中國入侵拉達克以來,印度大幅增加了在這個地區的裝甲部隊,最終達到了目前的部署水準。帕納格中將指出:「機械化部隊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僵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在從北部的鬥拉特別奧里地(Daulat Beg Oldi, DBO)和加勒萬(Galwan)河谷,到南部的印度河/漢勒河谷(ndus/Hanle Valleys)的所有地區進行了部署」。

印度發展輕型坦克是深思熟慮和戰略性的,他們明白這些車輛不僅是戰爭工具,也是國家決心和技術進步的象徵。「佐拉瓦」坦克的部署向中國和世界傳遞了這樣一個訊息:印度準備好使用最新技術來保衛邊境,這些技術是專為其地形的獨特挑戰而量身定制的。

「佐拉瓦」輕型戰車以佐拉瓦辛格的名字命名,能在最惡劣的環境中表現出色。佐拉瓦·辛格(1786年—1841年)是一位來自多拉格(今克什米爾)的著名軍事將領。他因成功征服了西喜馬拉雅地區的多個山國,被譽為「拉達克的征服者」,並且有「印度的拿破崙」之稱。19世紀中期,他建立了一個兼容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和錫克教徒的克什米爾王國。

報導引述蘇達卡·傑(Sudhakar Jee)少將稱,這款坦克代表了印度防禦能力的重大飛躍。「『佐拉瓦』將有助於平衡與中國現有15式輕型山地坦克之間的差距,後者在拉達克的高海拔地區具有顯著優勢。」

「佐拉瓦」的突出特點之一是在複雜地形中的出色機動性。與在山區難以行進的重型坦克不同,「佐拉瓦」25噸的輕量化設計,加上強大的發動機,能夠使其敏捷快速地穿越陡坡、狹窄通道和險惡地形。蘇達卡·傑少將強調:「『佐拉瓦』輕型坦克的投入使用,將為印度陸軍在拉達克和其他邊境地區的高海拔地區進行快速部署和機動,提供關鍵能力。」

此外,「佐拉瓦」能夠被空投,為山地戰增添了新角度,讓它能夠迅速被部署到實際控制線(LAC)沿線的關鍵地區。蘇達卡·傑少將說:「這種空投能力改變了遊戲規則,讓印度陸軍能夠快速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並保持強大的防禦態勢。」

「佐拉瓦」提供的作戰彈性不容小覷。在傳統重型坦克因重量和體積而行動受限的環境中,「佐拉瓦」的設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動性。這不僅是戰術機動方面的優勢,還意味著更快的反應時間,以及適應快速變化的戰場條件的能力——這是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因為高海拔地區的天氣和地形可能與敵人一樣可怕。

「佐拉瓦」輕型戰車是對中國部署15式輕型戰車的直接回應。15式輕型戰車一直是中國解放軍在高海拔地區戰略的基石。雖然兩款坦克在重量和火力方面相似,但「佐拉瓦」具有卓越的機動性和作戰靈活性,這在面對拉達克具有挑戰性的地形和不可預測的天氣方面至關重要。

報導引述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戰略研究計畫資深研究員卡蒂克·博馬坎蒂(Kartik Bommakanti)分析,強調「佐拉瓦」在對抗解放軍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他說:「『佐拉瓦』一旦研發並投入使用,肯定會增強印度在高海拔地區對抗解放軍的裝甲作戰能力。它還將提高印度在該地區的地位,表明其有能力開發和部署堅實的防禦來對抗更強大的鄰國。」

博馬坎蒂也指出,「佐拉瓦」在推重比方面優於中國的15式戰車。他說:「『佐拉瓦』的推重比更具優勢,低於40馬力/噸,並且能夠穿越山區的狹窄道路。它的主砲口徑105毫米,與15式相同。它目前的重量為25噸,但整合了其他裝甲裝備和防護系統後,預計重量會增加。

不過博馬坎蒂警告,在「佐拉瓦」全面投入使用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他解釋說:「『佐拉瓦』在高海拔環境中的涉水和爬陡坡等能力,仍然需要充分的測試。此外,它還需要配備爆炸反應裝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和穿甲彈,以抗衡15式坦克的能力。」

#大陸 #戰車 #高海拔 #坦克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