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淞滬會戰,亦稱上海戰役,是中華民國與大日本帝國之間的第一場大型會戰,雙方投入超過100萬兵力,這場會戰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淞指的是吳淞江,而滬則是上海的簡稱,直至同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告一段落。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於8月13日開始進攻上海的閘北地區,上午9點,日軍首先以一輛坦克車掩護4至5人試探性進攻,遭到國軍反擊,上午時分,中國第87師和第88師已經進入上海市區。上海警備司令、第九集團軍司令張治中將軍指揮國軍在上海對抗日軍,下令加強對虹口的警戒,集團軍主力部署於上海北站、江灣和吳淞一線。
隨後,日軍發起砲擊並展開進攻,標誌著淞滬會戰爆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於次日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中日兩國之間的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在佔領北平和天津後,日軍集中約28萬兵力對上海和南京地區發起猛烈進攻,上海當時為首都南京的門戶,同時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而國軍則投入超過70萬兵力應戰。
國軍在上海頑強抵抗,在日軍猛烈砲火下付出了巨大犧牲。會戰期間也發生許多經典戰役如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以及杭州上空的八一四筧橋空戰等,戰鬥持續了3個月,直至11月12日,日軍攻陷上海結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