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指出,一般而言,ETF可能因為若干原因而暫停申購或買回。例如因投資所在國或地區證券交易所、店頭市場或外匯市場非因例假日而停止交易、匯兌交易受限制、基金註冊地之證券集中保管事業因故無法進行受益憑證劃撥轉帳交付或註銷作業等。
證交所強調,在發生特殊情事時,經理公司有權得決定是否接受基金申購或買回申請。
近期有部分ETF因即將除息而暫停ETF初級市場申購,此即為了避免在除息交易日前投資人大量湧入申購,造成除息時稀釋配息率,每受益權單位配發金額下滑,發行人因此依規定,於特定情形下啟動暫停申購。
證交所說明,惟當ETF初級市場暫停申購時,若次級市場買盤踴躍,因次級市場市價係由買賣雙方依供需法則決定,市價將大幅上漲,並造成大幅度的溢價。又因無法自初級市場申購出新的ETF單位至次級市場,將造成溢價的情形持續。
投資人若在大幅溢價的情形下買進ETF,未來在開放初級市場申購後,市價可能回落,投資人或有可能承受市價與淨值間之差異損失。
投資人在投資時除須注意折溢價外,關注該商品本身的特性也同等重要。例如並非所有ETF均會因即將除息而暫停初級市場申購,部分ETF因有設計收益平準金機制,不會發生因大量申購而配息率被稀釋的問題(惟ETF並非保證配息商品,實際配息情形仍須依發行人決定)。
另一方面,例如以ETF的管理方式而言,我國ETF商品原只有被動式ETF,而主管機關於7月底宣布主動式、多資產ETF之法規架構,初期將先開放主動式股票與主動式債券ETF(不強制須有績效參考指標)與被動式多資產ETF。
證交所認為,這類新型態商品也將帶給我國ETF市場全新風貌,投資人可再多關注相關新商品之後續發展。
我國ETF市場成長迅速,在證所上市的ETF檔數截至年7月底來到163檔,資產規模為2.8兆元。相較於2023年底時共153檔、資產規模1.8兆元,檔數成長6.5%、資產規模成長55.6%。
同時今年以來,證交所上市的ETF類型多元,例如半導體、IC設計、日本產業等,提供投資人多元的選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