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膜幾乎是必備家用品。不過,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她是不用保鮮膜的,保鮮膜接觸到食物,即使低溫依然可能溶出塑化劑,若真的非得用保鮮膜,就用深一點盤子,避免讓食物接觸到保鮮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則建議可用真空袋來保鮮食物,基本上薄的塑膠袋比較危險,厚的反而比較安全。
譚敦慈上「健康零距離」節目中指出,過去有研究,在冷的環境下,只要有油脂,塑化劑就容易溶出來,所以她買菜、買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保鮮膜拿掉,把肉清洗乾淨,基本上她是不用保鮮膜的,民眾如果真的非用不可,用的時候不要接觸到食物,可以用深的盤子,只裝7、8分滿再封住。
譚敦慈說,像夏天買西瓜,也不可能買一整顆回家,例如她買半顆西瓜回家,會先把保鮮膜拿掉,再切掉薄薄一層與保鮮膜接觸的果肉,之後切成小塊,放進保鮮盒中,再置入冰箱冰存。
江守山表示,大家不要想保鮮膜包裝上只要寫沒有塑化劑、不含DHP,就是安全的,這真的是一個很可笑的想法,塑膠用品有30幾類添加劑,除塑化劑外,還有抗紫外線劑、穩定劑、亮光劑等,因為是加在塑膠,不是加在食物,都沒有經過人體試驗,(保鮮膜)繃在肉上,肉上有油,就會把這些添加物通通加進來。
江守山說,即使號稱說什麼不是PVC的膜,沒有塑化劑的保鮮膜,他也不讓它接觸食物,很多東西是脂溶性的,不是用水洗就洗的掉,若要保鮮食物,真空袋絕對會比保鮮膜好。
江守山說,不管是肉和魚即使冷凍,只要與空氣接觸,就會開始產生氧化的現象,用真空袋,把空氣抽掉,減少空氣接觸到肉和魚,脂肪就不會氧化掉,就不會聞到臭油味,真空儲藏方式可以降低氧化風險。
江守山說,不是每個塑膠袋都有問題,很多真空袋品質很好,袋子外面是HDPE材質,用來隔氣的,裡面是醫療級的NYLON材質,基本上薄的塑膠袋比較危險,厚的反而比較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