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建廠初期所需的滑門砂全部仰賴進口,為能掌握此攸關鋼液澆鑄成敗的關鍵物料產製技術,中鋼早在40多年前開始投入研發,1982年首度開發出矽質滑門砂,並增設工場自行生產,成功取代日本進口砂。隨著中鋼於1991年成立集團子公司高磁,滑門砂於1999年委由高磁專責生產,因應中鋼集團冶煉的鋼種逐漸增至4000種以上,以及搭配低碳生產製程更為嚴謹的冶煉條件,中鋼攜手高磁持續精進滑門砂配方並建立客製化技術,進而可滿足中鋼轉爐工場、中龍轉爐暨電爐廠等不同盛鋼桶的需求。中鋼集團滑門砂的自主供應率目前已達90%以上,自然開口率更提高逾99%,不但優於目前國際廣泛使用的德國進口砂,也成功建立滑門砂國產化約新台幣5000萬元產值,集團更於2020年至2024年期間創造新台幣4000萬元之降本效益,近年更成功切入國內其他鋼廠供應鏈,促進台灣鋼鐵產業提升競爭力。
中鋼集團每年約需要2500噸的「滑門砂」,然滑門砂到底是什麼?該材料是煉鋼澆鑄作業前,先用來阻絕鋼液接觸盛鋼桶底部滑板的乾式輔料。中鋼煉鋼製程中,轉爐吹煉產出攝氏1600度的高溫鋼液,主要利用內襯鋪設耐火材料的盛鋼桶進行盛裝,再由天車吊掛移動至澆鑄台,透過盛鋼桶底部設置的滑門控制系統來執行澆鑄作業,後續再透過連鑄機設備生產大鋼胚及小鋼胚。盛鋼桶在裝入轉爐鋼液前,桶內底部的座磚口及流鋼嘴須先充填阻隔鋼液和滑門板相互接觸的乾式輔料-滑門砂,其原理是讓滑門砂接觸鋼液的熱面形成緻密燒結層,致使鋼液無法滲透黏固滑門板,利於澆鑄作業時滑門板可順暢開啟,讓未燒結的滑門砂落下,鋼液也順勢從盛鋼桶底部流出,此過程又稱為「自然開口」。反之,盛鋼桶滑門板開啟後如發生鋼液未能壓破燒結層流出,則整桶鋼液必須改採吹氧方式進行開口或重返轉爐冶煉,將造成生產延遲與增加額外成本,因此中鋼集團每年約使用2500噸的滑門砂雖然量不大,卻在集團1600萬噸鋼液澆鑄作業扮演關鍵角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