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蒙古中心已成立20年!蒙古中心扶助戶成長至3400戶、1萬1000餘人,其中不乏有家庭自立,育有6名孩子的恩赫台婉奧運達日接受家扶協助已經4年,每月僅靠200萬蒙圖(約台幣2萬元)收入維持生活,但扣除必要花費後已所剩無幾,但其中一個孩子卻已獲得蒙古的「總統獎學金」,準備赴德國就讀,正是因為家扶提供教育協助,「如果沒有家扶不知道他會怎樣」。
曾受家扶基金會扶助6年的Nyamdavaa Narantuya,大學就讀社會與社工系後,目前擔任育幼院社工,她回憶,媽媽靠做小生意獨立撫養4名子女長大,但收入不穩定,甚至還會斷炊,「很多時候家裡沒有肉,只剩下麵粉做成的餅配茶」,遇到冬天時還只能拖著沉重的水桶回家,接受家扶協助後改善家中生活,也透過大專獎學金減輕學費負擔,她說,難以想像台灣人明明不知道蒙古的情況,卻仍提供定期幫助。
也曾受家扶扶助6年的Davaasuren Munkhzaya則為隔代教養,小時候僅靠外祖母退休金維生,但難以支應生活所需,家扶協助後讓她心無旁鶩的唸書,她說,難以想像認養她的台灣人僅僅是一般人,感謝捐款人的協助讓她能夠不斷學習、獨立生活。
受家扶基金會扶助10年的Batmunkh Bayanjargal家裡有7個孩子,光伙食費就占了收入的70%,她說,目前有一位孩子因患有疾病,9歲的他體重卻僅有21公斤,家扶基金會因而提供營養改善方案,包括肉、蔬菜、牛奶等,也請專業老師指導如何烹飪。
住進家扶村的單親媽媽多日哲巴特爾奧特更其木格家中育有2子,她回憶,離異後住進親友家中,但蒙古包中卻擠進13人,且還有人有酗酒習慣,後來才住進家扶村, 希望能夠在家扶村準備好未來所需的錢,讓孩子能夠無憂的接受教育。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