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消費變強,首先是由於年輕人的返鄉就業,這從供需兩端刺激著縣域經濟的發展。以安徽省為例,2023年,安徽臨泉縣的人口淨流入占全省的比重為21.7%。這一年,臨泉縣返鄉就業2萬餘人,創業1600餘人,新登記市場主體2.07萬餘戶。
人口「逆向流動」的原因在於不少縣正在高調「搶人」。近年來,安徽太和縣、浙江遂昌縣、廣東和平縣、四川鹽亭縣、廣東清遠市等,紛紛以真金白銀、房子、編制等大力引進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將搶人大戰推向新的高度。比如,浙江德清縣在過去的5年,聚引大學生9.7萬人。2023年全縣引進博士141名、新增技能人才9639名、大學生2萬名。
另一方面,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下沉也打破了城鄉間的資訊壁壘,「村村通寬頻」「縣縣通5G」使得「好東西」從大城市傳導到縣域的速度越來越快。美團數據顯示,縣域生活服務消費訂單占大陸的比重持續增加,從2019年的23.8%上升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30.6%。此外,不斷完善的交通設施、便捷的快遞物流、強韌的商品供應鏈體系也都在促進著縣域消費市場迸發活力。
縣域人均消費水準變高還有一個原因,與大城市相比,縣域居民有較為寬裕的可支配收入用於日常消費。
「黑蟻資本」調研數據顯示,縣城有約40%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為38%;13%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為42%。北京清華大學縣域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顯示,70%的縣域居民擁有房產,58.5%的居民擁有汽車,而且有房一族中近6成沒有房貸。能存下來錢且沒有房車貸的壓力,縣域居民的消費力自然在不斷增強。
日前,大陸國務院公布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畫》提出,經過5年的努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縣域是4萬多個鄉鎮和66萬餘個村莊的結合體,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縣城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縣域市場也將成為消費增長的「新藍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