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德固達雅賽德克族民族小學11日揭牌,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學校。校方指出,學校以發展賽德克族傳統文化為主,建構一系列實驗教育課程,規畫生命禮俗、編賽織美、部落廚房、走讀山林等12個主題課程,讓孩子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仁愛鄉南豐國小轉型為「南豐德固達雅賽德克族民族小學」,成為繼信義鄉希娜巴嵐國小、仁愛鄉都達國小,第3所原住民族實驗學校,11日舉行揭牌典禮,耆老郭阿玉領唱賽德克族傳統歌謠,再由耆老王萬全獻上小米酒、穀物、山豬肉等農特產,和祖靈對話祈福,縣府教育處長王淑玲、原住民族行政局代局長林婷玉、仁愛鄉長江子信等人共襄盛舉。
校長孫秋雄說,前任校長陳麗惠及教授陳枝烈引導下,加上原住民族課程發展西區協作中心及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的協助,學校建構一系列實驗教育課程,規畫「生命禮俗」、「德固達雅部落史地」、「編賽織美」、「樂舞傳琴」、「賽家風情」、「眉溪部落的小米田」、「部落廚房」、「走讀山林」、「東岸小獵者」、「東岸有魚」、「蓋有智慧」及「紋面文化」12個主題,讓孩子學習賽德克族傳統文化。
學生們表示,實驗教育課程很有趣,例如跟著長輩走訪部落,認識傳統香料,跟著老師在實驗室探討燻肉的祕密,學習傳統食物保存方法,長老還教他們在傳統穀倉下方製作陷阱,利用麻繩等天然材料編織自己的提袋等,真的很好玩。
王淑玲認為,透過實驗學校場域,建構原住民族教育知識體系,譜出新樂章,今年度XR數位共學中心和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也協助南豐國小建構原民數位教材,讓賽德克族文化得以傳承,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族群的孩子一起學習,認識原住民的文化底蘊,打造多元族群友善共好的環境。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