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自2020年開始推動鱟的復育工作,迄今已經入第五年。海科館今年在國際鱟保育日徵求鱟保母學校後,接到全國58所學校報名參與,將透過認識鱟,才能學習如何照顧並協助鱟的復育。

海科館今年6月20日才在國際鱟保育日徵求鱟保母學校,旋即接獲來自全國各級學校的熱烈關注。迄今已有58所學校參與鱟保母學校的培訓,其中40所是來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補助的北市國中小學,10所則由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補助來自彰化、新竹、苗栗、新北及基隆等高中以下學校,另有8所與本館合作2年以上的鱟保母學校採自費參與。

國立海科館今年持續徵求鱟保母學校,不料短短3個月,就吸引來自全國58所學校有意參與。(國立海科館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國立海科館今年持續徵求鱟保母學校,不料短短3個月,就吸引來自全國58所學校有意參與。(國立海科館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海科館表示,要擔任鱟保母必須要先認識【鱟知】再進而【鱟學】,鱟雖然是海洋裡的節肢動物,但其近親卻不是生活在海中甲殼亞門的螃蟹跟蝦,而是與陸地上的蜘蛛跟蠍子同屬螯肢亞門的動物。

海科館指出,鱟一出生就有性別差異,當最後一次脫殼性成熟後,外型上會有明顯的「鱟」體工學設計,也就是公的三棘鱟殼的前緣有明顯的兩處凹痕,是為了更加貼合母鱟腹甲的弧度,同時避免被甩,並能將兩對步足演化成鉤狀,得以緊密的抱緊自己的老婆。亦會隨母鱟四處在海底闖蕩,等待每年的端午到中秋上岸產下後代。

在推動鱟保母計畫過程中,不少參與的學生會以為鱟的劍尾,是用來打架防禦或游泳,但海科館表示,其實鱟的劍尾最主要功能是用來支撐身體翻身。在參與的學生們認識鱟之外,參與的同學們還得學習照顧鱟的基本技能與其生存要件。

其中,首要的任務便是認識並且學習孵化豐年蝦,海科館指出,豐年蝦可說是鱟的嬰兒食品。鱟因為有吃就會有拉,因此檢測水質、清洗魚缸、換水等工作不可少。這也是一般在照顧海洋生物具備的要件。

鱟保母展開以來至目前已進行123梯次培訓與3210人次曾經參與過,獲得許多回饋,有高中生因曾參與鱟保育的行列,而選讀生物系所就讀或參加鱟保育志工的培訓;更有家中漁船因誤捕到鱟時,也會送到鱟保育中心收容照顧,這都顯示鱟保母學校的推動,是緊扣住環境覺知、知識、價值觀、技能及行動等五大環境教育目標,也是海科館持續堅持守鱟推動「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的動力。

#基隆市 # 海科館 # # 復育 # 鱟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