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宣布重大轉型策略,包括將晶圓代工部門設為獨立子公司等,是英特爾40多年來最重大轉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撰文指出,終於看到數年前預期分割的一大步,但季辛格短期不打算分拆或出售晶圓代工事業這個拖油瓶,恐淪為換湯不換藥。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於16日公開致員工信,除了將晶圓代工部門設為獨立子公司之外,也實施更多成本節約措施,包括在年底前關閉全球三分之二的辦公室,以及暫停波蘭、德國專案約兩年,持續推進美國廠建設等。工商時報報導,法人表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有機會更加仰賴台系半導體業者,如台積電、聯電及智原等晶圓代工、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IP業者。
陸行之對此表示,終於看到數年前預期分割的一大步,但感覺季辛格還是想腳踏兩條船,還想維持整體性競爭力,不打算壯士斷腕,短期仍不打算分拆或出售晶圓代工事業這個拖油瓶。
陸行之提出以下4個觀察重點,包括英特爾是否持續降低晶圓製造子公司持股比例、何時分拆出售或IPO晶圓製造子公司、是否降低資本支出比例、是否像格羅方德一樣提高設備折舊年限。
但陸行之也提到,英特爾持續降低晶圓製造重要性是正面的,有些投資人可能會燃起一絲希望。英特爾周二股價上漲0.56美元或2.68%,收在21.47美元,創8月30日以來新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