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賓茂部落小米粽中毒案釀3死悲劇,小米粽被驗出劇毒農藥托福松,衛福部昨表示,由於小米粉的托福松濃度過高,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只剩下誤用、蓄意添加兩種可能,甚至有醫生認為整起事件人為下毒可能性非常高。但菜農林佳新今天強調,托福松只要1公克,光氣味就令人作嘔,除非下毒的人沒頭腦、吃的人沒嗅覺或失去味覺,否則不可能刻意下毒殺人。

林佳新直言,真的不知道要多孤陋寡聞才有此說法,只要打開托福松包裝,方圓10尺就受不了,更遑論食用,除非人的嘴巴、鼻子壞掉,不然光氣味就令人作噁。此外,托福松是暗紅色顆粒,與醬油有差別,只要有眼睛就能分辨。

林佳新說,托福松屬劇毒農藥,人們接觸的機會真的不多,因為一般而言,托福松都在作物種植前或種植初期使用,即使是高麗菜成熟中後期怕老鼠咬,也都是會在田埂旁、安全採收時間之外使用,所以要殘留的機會不大。

他也提到,托福松對殺蝸牛、毒蛇、老鼠及田埂上的蚯蚓有顯著效果,大多農民用來防治田邊害蟲、有害生物,消費者不用太懼怕,因為連他自己1年都用不到幾次,甚至今年都沒買過、用過。

林佳新強調,真的無法理解「使用托福松刻意下毒殺人」的說法,除非下毒的人沒頭腦、吃的人沒嗅覺、整個鼻子壞掉或嘴巴失去味覺,否則根本不可能。

他表示,之前他曾懷疑是蝸牛殘留的可能性比較大,畢竟蝸牛殘留味道比較沒那麼重,不過要是刻意用托福松下毒,「就算你酒測超標,喝到ㄎㄧㄤ掉,我都覺得你聞到托福松的味道,都會突然清醒」。

至於報導稱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驗到超標的托福松,林佳新表示,如果是後期小米採收確實可能因為周邊汙染而撒到,但如果是「直接」惡意添加,「我真的覺得這些人舌頭,鼻子都壞了」。

#托福松 #小米粽 #人為下毒 #林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