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網站「The War Zone」24日報導,美國海軍F-35C戰機,近期掛載AGM-158C「長程反艦飛彈」(LRASM)展開飛行測試,其匿蹤、長程與優異抗干擾性能,可望強化美軍「攻勢性反水面作戰」(OASuW)能量,以應對印太地區潛在威脅。
根據美軍公布的照片,F-35C主翼內側掛架,各掛載1枚LRASM,在10至11日從馬里蘭州帕圖森河海軍航空站升空試飛,驗證各種速度與動作下的顫動(flutter)現象、氣動力特性與掛載穩定性,藉此蒐集飛行參數,為未來陸戰隊與海軍的F-35B、F-35C戰機操作LRASM提供參考經驗。
LRASM最大射程達300哩(約480公里),內建航線自主規劃能力,可在「全球定位系統」(GPS)導引下,運用紅外線感測器與內建資料庫識別目標;還能透過先進資料鏈,即時更新目標數據,並以「電子戰支援措施」(ESM)反制敵方防空與電戰系統威脅。在今年4月的測試中,曾同時發射4枚LRASM,藉協調任務規劃與擊殺鏈(kill chain)整合能力,展現對敵軍水面艦艇執行飽和攻擊的潛力。
匿蹤戰機搭配匿蹤飛彈 戰力加乘
報導指出,LRASM目前僅能由美國海軍F/A-18E/F戰機及空軍B-1B轟炸機掛載,由於尺寸較大,無法裝入F-35系列機腹彈艙,目前僅能由翼下掛架掛載,但仍可望發揮彈體匿蹤外型與優異性能,大幅提升F-35C戰機的反水面打擊能力。
此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研發射程達600哩的AGM-158C-3改良型,未來若能量產服役,將大幅提升美軍在印太地區的作戰優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