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於2022年12月裁定債權人可針對債務人的保單申請強制執行後,衍生不少問題,除導致法院執行案件與民眾陳情案件暴增、債務人喪失基本生活保障外,也因保單的相關人關係複雜,使得部分無辜人遭受波及,屏東立委鍾佳濱接受不少民眾陳情後,推動短期解方訂定「法院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以及長期解方督促金管會進行《保險法》修法。

鍾佳濱表示,過去債務人若名下沒有房地產、動產、存款,債權人只能就薪資收入強制執行,但自從民事大法庭裁定可以債務人為要保人的保單來抵付債務後,債權人提出保單解約強制執行案件大量湧入法院,各黨派立法委員紛紛收到債務人陳情。

鍾佳濱說,雖說欠債還錢,但許多債務人名下保單遭到強制執行解約,會導致基本生活產生困難,尤其是非儲蓄型保單(健康保障型保單)保價金並不多、償付債務有限,但卻讓債務人喪失醫療保險給付,殺雞取卵,影響非常大。

此外,鍾佳濱進一步指出,由於保單的相關人關係複雜,如具保人、受益人與繳保費者可能都是不同人,若因具保人是債務人而保單遭解約,那麼受益人與繳保費者就無辜受波及了。

為此,提案要求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將部分保單排除強制執行範圍,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獲得跨黨派立委支持無異議通過。但鍾佳濱也不諱言,這僅是短期解方,且不具約束力,唯有修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所幸金管會已宣布要進行《保險法》修法,包括壽險保險金額100萬元以下、單筆解約金10萬元以下、健康險等八類保單可不被強制執行,鍾佳濱強調,將加速推動修法,以根本解決問題。

而在修法之前,鍾佳濱提醒債務人收到法院執行命令後,若認為有不合理,應聲明異議,法院會從個案審酌是否解約,否則將難以挽回。不過有受害者擔心遇上詐騙集團,對聲明異議存有疑慮。

#保單 #解約 #償債 #保險法 #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