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國小族群多元,今天舉行民族實驗教育揭牌儀式,以新社部落噶瑪蘭語為「pateRungan」(巴特虹岸)為名,意思是船泊停靠之處,成為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

新社國小學學童組成相當多元,包括阿美族、布農族人、撒奇萊雅以及噶瑪蘭族人,因此在地文化課程多元兼容,新社國小為傳承部落文化,建立一套融合在地不同族群的課程架構,讓學生學習自身文化,也能習得多元包容的胸懷。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表示,縣府推展原民文化,新社國小是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保護並傳承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與智慧,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及自信心,促進不同族群間相互理解與尊重是縣府不斷努力方向;這項教育計劃的實施,不僅為新社國小學生開啟新的學習旅程,也為新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國小22日舉行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揭牌儀式,以新社部落噶瑪蘭語pateRungan(巴特虹岸)為名,成為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豐濱鄉公所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國小22日舉行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揭牌儀式,以新社部落噶瑪蘭語pateRungan(巴特虹岸)為名,成為花蓮縣第6所原民實驗教育學校。(豐濱鄉公所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校長余光臨表示,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讓他們具備在現代社會中發展的能力。這個計劃不僅對我們的學生重要,對整個部落的文化傳承也具有深遠意義。

鄉長邱福順也指出,新社國小致力發展在地文化,是績優學校,今年還獲得台灣永續校園獎的銅獎,師長們持續帶領孩子瞭解原住民族與大地永續共存的智慧,實屬不易;原住民們代代相傳的山海智慧,透過實驗教育期許孩子們具有文化認同與關懷社會能力,更希望學生們畢業後能持續回饋部落,讓文化永續傳承。

#豐濱鄉 #新社國小 #巴特虹岸 #pateRungan #原民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