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榮指出,當多頭房市反轉偏空初期,賣買雙方同處觀望階段,交易量會持續驟減兩三個月,房價才會明顯鬆動,進入初跌期,買盤才會陸續進場,接著,市場價格也會因有多殺多效應而進入較明顯跌幅的主跌段,這階段就如2016年開始的殺價取量,量增但跌幅較深,最後再進入跌幅收斂的末跌段與止跌段。
不過,這一波反轉偏空後跌幅不會太深,主因是明年有降息壓力、電費調整、碳費開徵、等營建通膨議題,保值心態會降低跌勢,全台房價平均跌幅在9%-12%,有些量大蛋殼區或商圈未成熟重劃區,跌幅會超過平均值,但也有些商圈成熟的新興地區跌幅會小於平均值,因此,抗跌區與重跌區的跌幅落差會超過10%之多,自住購屋者,現階段不必過度觀望,可積極看屋,擇優而入。
李同榮指出,今年因新青安效應助燃,交易量本來預期會衝破36萬戶,但在央行第六、七波連續打房壓抑下,10月交易量月增率與年增率同步向下負成長,已經可以看出購屋信心大幅滑落,預期今年全年交易量預期成長約12-15%,約在34.5萬棟上下之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