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韓申請破產的企業創下歷史新高,據南韓法院統計,截至10月底,企業破產宣告件數達1380件,較去年同期激增27.7%,更已超越去年全年1302件的破產申請紀錄,創下歷史新高。
據韓媒《亞洲日報》報導,大韓商工會議所在今年6月至10月期間針對破產企業進行的分析中發現,批發零售業占比最高,達39.6%,其次為製造業(22.2%)、資訊通信業(11.5%)和建築業(9.5%)。分析指出,在高利率、高物價與低成長的多重壓力下,內需企業與中小型外銷企業首當其衝。
儘管今年以來半導體與汽車等產業出口回溫,但中小型企業卻表示完全感受不到景氣復甦。其實大型企業的狀況也不容樂觀,部分企業陷入嚴重營運困境,開始關閉工廠或調整組織架構。
《東亞日報》採訪時就發現,京畿平澤、華城市一帶,最近關門的工廠不在少數。有企業甚至直言,「抱著只能活過今年的心態堅持著」。
然而明年的情況也不太樂觀。國際貨幣基金(IMF)20日下調了今明2年的南韓經濟成長率預測。今年從2.5%下修至2.2%,明年從2.2%下調至2.0%。
南韓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柳德縣(音譯)呼籲,南韓政府應當實施擴大內需的策略,「疫情期間獲得政府金融支持的企業,目前面臨嚴峻經營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