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溫泉旺季,泡溫泉真的能改善關節骨頭嗎?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溫泉水療的確能放鬆軟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關節活動度,可改善一定比例的下背痛或下肢關節不適的個案。
許多脊椎或下肢多關節患者常抱怨氣候轉冷造成不適,進一步詢問到底泡溫泉對關節有無幫助?。陳建宏表示,骨頭不適更大的原因來自天冷影響出門意願。
台南市60多歲男子因天氣變冷,雙側膝關節感到疼痛,檢查發現是早期退化性關節炎,陳建宏建議可透過藥物控制、居家復健運動,泡溫泉改善。
陳建宏表示,泡溫泉其實是1件「中性」的事,只要確定不是嚴重心血管的患者、糖尿病控制不良或有潛在性傷口問題、急性關節或背部疼痛;身體浸泡38至41度的水溫,一次不超過30分鐘,記得先伸展軟身、過程中記得補充水分即可。
依據近年相關研究,陳建宏指出,溫泉水療透過放鬆軟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關節活動度,可改善一定比例的下背痛或是下肢關節不適的個案。
臨床上醫師也會教病人透過水的浮力、壓力與溫度,在水中作運動改善相關的關節不適。陳建宏強調,最大的重點是,讓患者願走出家門,參與社交,而不是因天氣冷躲在被窩,造成全身漸進性的肌少與後續的失能。
陳建宏表示,找到自在舒適的動機,才能享受泡湯帶來的舒緩清鬆。當中若遇不適,建議盡早到鄰近的醫療院所就醫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